丝路小说网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斗鸾 > 第五十四章 梅岭

第五十四章 梅岭(第2/3页)

    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
臣之后,你祖母是悼仁太子的亲姨母,素来亲近东宫一家,哪怕是你大伯娘不开口,也断不会与奸邪之人同流合污。沈家既是悼仁太子妻族,有什么想做的,只管与我们家好生商量就是了,何至于到下毒手的地步?你祖父也说,虽不喜沈家行事,却从来没有为难他们的意思,也不曾拦了他们的去路,唯一有可能阻碍的,就只有不许你大伯娘为了沈家无视章家人性命一条,可这明明是正理,你大伯娘居然就为了这点小事,指使娘家人暗害公公,实在是不孝之至!她她怎么会变成这样呢?!”

    明鸾也百思不得其解,她所认识的沈氏,应该是那种时时都能拿大道理来掩饰自己用心、为自己谋私利的人,会下手害章寂,这不奇怪,奇怪的是沈氏居然承认了也许是因为秘密被人揭破了,所以不再妄想掩饰?

    明鸾晃了晃脑袋,对陈氏道:“你管她和沈家人是怎么想的呢?反正现在她也跟我们不是一路了,她是死是活,那都是她自己选的,她自作孽,委屈的是我们!如果将来真的能见到大伯父,就把这件事告诉他,省得他还以为大伯娘是个多贤惠的妻子呢!”

    “怎能不管她的死活?”陈氏黯然道,“她不仁,我们不能不义。

    我们走了之后,她便留在彭泽休养,还说要等明年开春再与沈李两家的人一道南下呢。可如今水仙庵疫情爆发.若真有个好歹.你大哥哥大姐姐可怜了..…...”

    明鸾好想翻白眼,那两位便宜堂哥堂姐,最初给她的印象挺好的,可也就只有那一面而已。现在隔的时日长了,回想起来,她都快把元凤的长相忘了,哪里还有半分情谊在?她道:“母亲操心的也太多了,咱们是亲身经历过的,心知肚明。水仙庵哪里还有什么疫情?既然有,那一定是沈家人搞出来的!如果大伯娘因此受了连累,那也是他们自找的,如果说大哥大姐可怜,那二哥二姐可不可怜?四弟四妹可不可怜?要我说,大哥大姐已经很幸福了,现在是我们比较可怜呢!”

    陈氏长长地叹了口气:“这种事哪有这么比较的?罢了,水仙庵离我们已经很远了,我们且顾着眼前的事吧,明儿还要爬山呢,你赶紧回去睡觉!”

    一夜安睡,章家众人养精蓄锐,第二日早起,便开始了爬山之旅。

    大庾岭在章家众人看来,颇为高耸,可明鸾看着也就是一般高而已,一路上山都有驿道,用灰白乱石铺就,虽不算平稳,倒还算宽敝。

    驿道两旁的山壁仿佛被无数斧头胡乱劈过似的,岭憎嶙峋,倒是道旁种了不少梅树,虽然花时未到,却也是不错的景致。

    越往山上走,这梅树便越见越多,眼看接近关口时,竟有漫山遍野之势。章家父子三人带着刑具,走山路颇为辛苦,差役们有心优容,特地放慢了速度,章寂犹可,章放、章敝二人习文多年,竟起了赏景的心思,开始讨论再过一两个月后,这山上的梅花会是何等景致。

    驿道上来往行人不少,周合也不再避着人,命伙计押着货物马车随行在后,自己带了个小厮赶上前来与章家人同行,还为他们介绍起这“梅岭”的典故。原来这大庾岭又有梅岭的别名,北宋时有诗人见岭上无梅,就命人在道旁植梅,好让此地名副其实。后来这么做的人越来越多,这梅岭上的梅花也就越来越多,渐渐的竟成了一大名景,连南安、南雄两地官府也每年在此植梅,到了隆冬时节,这梅岭上的梅花开放,漫山遍野,宛如彩云。因岭南岭北时间有差,花期可延绵四月之久,蔚为奇观。

    周合还笑道:“往来此地的许多诗人墨客留下了不少咏梅的名篇,其中有一首被誉为“岭南第一韵,,相传是为此地所写的最早的一首诗,乃是吴国时陆凯的《赠范晔》:折梅逢驿使,寄与陇头人。江南无所有,聊赠一枝春。”

    明鸾“啊”了一声:“这后面两句,我是听过的!”

    周合呵呵笑着抚须:“好,鸾姐儿果然聪慧,1小小年纪就记得诗词了。”

    章敝却轻声训斥女儿:“小孩子家家懂得什么诗?还不回后头去?”自己却凑近了周合与他说话。以往他只当妻子娘家这位使者是半个下人,又是商贾,除了面上的客气话,不大乐意与对方交谈,没想到竟是位雅人,倒是可以多聊几句。

    明鸾见他们二人谈起了诗,章放偶尔还会插两句嘴,便撇了撇嘴,回到陈氏身边:“瞧父亲那得意样儿。“陈氏抿嘴一笑:“他喜欢这些个,难得有高兴的时候,你何必插进去?你爱与周叔说话,什么时候说不行?偏在这时候说?你哪里懂得什么诗呢?”

    明鸾呲了呲牙,谁说她不懂?梅花诗她也是背过不少的,只不清楚典故而已。她眼珠子一转,便拉住陈氏的袖子:“母亲是陈家的女儿,想必也是饱读诗书的,给我讲讲这里的典故吧?”

    “我自小在闺中长大,能知道什么本地典故?”陈氏面露难色,喘了几口气,微微露出欢愉之色,“你要是喜欢,我便背几首诗给你听。

    艰辛旅途中,能有这样的景致,真好。梅花南北路,风雨湿征衣。出岭谁同出,归乡如不归。昔日南宋文相也曾在此作梅花诗明志,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